【澳門本島】海事博物館&港務局大樓&亞婆井前地&主教山小堂。
新成立了aiko愛生活粉絲團還有新浪微博,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喔:)
大塊石材拼接出的石牆,
配上深沉木色的拱門,
教堂,總是新人們的最愛。
逛完了媽閣廟,
對面就有許多有趣的地方,繼續走走~
2012年九月的本次港澳行程:
香港3電話卡—>九龍灣展貿中心—>囍筷 & TONY WANG—>
翡翠拉麵小籠包 & 東海堂–>八度海逸–>新興發粥店 & 金嘉利冰室–>
E-MAX & MEGA BOX H&M—>金華冰廳 & 富豪雪糕 & 陳記魚蛋—>
馳名臭豆腐 & 傷心酸辣粉—>蓮香樓 & 九記牛腩—>蘭芳園—>
HOMELESS—>泰昌餅家 & 壇島蛋塔—>星巴客冰室—>
葵涌廣場—>澳洲牛奶—>九龍香格里拉酒店—>香宮—>
金鳳茶餐廳—>SKY 100—>中港城搭船前往澳門
澳門:
新華大旅社—>
IPOR書店 & 議事亭前地 & 羅結地巷 & 板樟堂前地 & 玫瑰堂 & 仁慈堂—>
恆友魚蛋 & 大堂街炸雞—> 義順鮮奶 & 保健鮮奶—>
三元粥品—>蕭家 & 鄭家古宅—> 檸檬車露 & 榮記荳腐麵食—>
德成按 &金庸圖書館—>右近橘次郎之家—>
花王堂 & 基督教墓園 &東方基金會—>瑪嘉烈—>
民政總署 &郵政局 &主教座堂 &大堂前地—>
大三巴 &旅遊活動中心 & 哪吒廟 &城牆遺跡 &戀愛巷—>
大利來 &大家樂—>大砲台 & 澳門博物館—>黃枝記—>
媽閣廟 &三街會館 &哪吒古廟 &女媧廟—>陳光記—>
海事博物館 & 港務局 & 亞婆井前地 & 主教山小堂—>
貓空間 聖老愣佐聖若瑟教堂—>
二龍喉公園 & 松山纜車 & 防空洞 & 東望洋砲台—>
盛記白粥—>凱旋鮮奶—> 賽車 & 葡萄酒博物館—>
何東圖書館 & 崗前領地 & 崗前劇院—>補之林—>
盧廉若公園 & 養心堂 & 茶博物館 & 青少年展藝館 & 葉挺故居—>
紅街市 & 龍天飯店
氹仔島:
關閘 & 新濠天地 & 氹仔島古蹟—>莫義記—>
木偶葡國料理—>威尼斯人—>安德魯蛋塔
可愛的黃色建築物~
裡面有一些展示的船隻!
這角度就能看到海事博物館了!
海事博物館是一所位於澳門媽閣廟前地1號以海事及航海為主題的博物館。
澳門曾於1919年設立海事及漁業博物館,但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被空襲而閉館;
當局於1987年11月7日在媽閣廟前地的一座葡萄牙特色建築物設立海事博物館,
至1990年6月24日遷至現址。
(摘自網路)
不過當天怎麼看都沒看到進去的門,
不知道是不是當天沒有開放,好可惜><
走著走著,又看到可愛的黃色建築物。
外觀真的好童話~
港務局大樓由義大利人卡蘇托所設計。
港務局大樓高兩層,其外牆柱窗是穆斯林式穹頂,
配合通花圍柵,具阿拉伯建築之風格。
(摘自網路)
原來正是港務局大樓呢!
港務局大樓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媽閣山邊,現為政府部門之辦公大樓。
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「澳門歷史城區」歷史建築群之一。
(摘自網路)
永遠都有可愛的廊道。
港務局大樓於1874年建成,初作為在澳門的印度藉警察之營地。
1905年,改為船政廳(今天的港務局)
和水師巡捕所(相當於今天的海關)的辦公地點,故被俗稱為水師廠。
(摘自網路)
斜斜花圃上的茅非常引人注意!
由於港務局大樓位處於媽閣內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,
其樓頂設置的颱風信號站讓漁民、船隻與居民得知風球信號。
隨港務的發展,今日的港務局大樓已不足以應付港務局的需要。
港務局的辦公室已搬至林茂塘的海港樓,港務局大樓的重要作用逐漸淡出。
(摘自網路)
雖然港務局大樓已經逐漸淡出,
但這嫩黃色,又很有童話感的建築物,
依舊是吸引力滿點,永遠都有拍照的人潮阿!
而離港務局不遠,這個可愛區域,則有個很反差的名字:
亞婆井前地。
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。
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,故被列爲澳門建築、歷史和文化文物區。
2005年開始,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
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,故人稱呼水池爲亞婆井。
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,由此可知,此地昔日為澳門水池之一。
有井就有人住,澳門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處,故為最古老的住宅區之一。
澳門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謠說:「喝過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」
澳葡政府爲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,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,
亞婆井前地內的兩株百年老榕樹得以保留,增設古典路燈和將石子路面改鋪大理石等。
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,亞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築的歐陸風情得以留下。
不過,原來的亞婆井水泉仍然存在,
但正確位置是亞婆井斜巷盡頭的高地上,而不是位於亞婆井前地。
(摘自網路)
澳門要靠地址找路其實不算簡單。
有發現澳門的地址總是:議事亭前地旁,大三巴右側等等的地址。
除非你已經知到各種前地,或是大山巴等主要景點在哪,
才有辦法找到想去的地方,這種地址要我們外地人怎麼找路><
不過還好基本大景點的路上,都會有指標,
基本上,我們都跟著指標走,看地址找不到路拉!!!
離開亞婆井前地,我們就一直往山上走,
走了好多段頗陡的山路,大約20分鐘,終於到了!
西望洋聖堂原名卑拿聖堂,「卑拿」在葡萄牙文意為位於海邊之山岩。
西望洋聖堂因其建於澳門西望洋山山頂而得名。
聖堂旁的建築物曾是主教的寓所,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,
教堂又被稱主教山小堂。
(摘自網路)
這是友人很喜歡的主教山小堂。
不過可能因為我們來的時候天氣都很差,
甚至還下了暴雨,爬了20分鐘的陡坡上山,
看到本尊後總覺得:也還好阿。
所以旅遊之時,天氣真的非常重要阿!
好的天氣帶妳上天堂,不好的天氣甚麼景點都很一般><
不過門口的小口六角馬賽克拼貼成的拼花我很喜歡!
小小的教堂,卻總能給人寧靜感。
而位於山坡頂端的主教山小堂,
也因為地勢的關係景觀好,氛圍佳,
總是許多新人拍攝婚紗的地點。
位於山頂就能俯瞰這等美景。
崖邊的聖母!
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的聖母堂建於炮台旁,
初為在駐炮台的葡萄牙士兵進行祈禱及參與彌撒之用。
1892年後,炮台被拆卸後,教堂得以逐步擴大及多次修繕。
1935年,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高若瑟策劃,
並將教堂與主教私邸一同重建為現時規模。
(摘自網路)
建築物蓋有哥衛式教堂尖頂,反映古典折衷主義風格。
西望洋聖堂及主教私邸已被評定為「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」並收錄於《澳門文物名錄》。
堂前設大理石的聖母望洋像,西望洋聖堂聯貫相通後面的主教私邸。
附近的路德聖母岩洞設聖母像,象徵聖母曾在法國路德城的顯現事件。
(摘自網路)
西望洋聖堂位置原有西望洋山砲台堡,
建於1622年(即明天啟二年),以防禦荷蘭的入侵。
小敎堂的興建,乃因葡萄牙航海者曾與荷蘭海盜船相遇,
卻未受傷害,實現許下的建堂諾言。
(摘自網路)
天空越來越陰暗,
漸漸的漂下小雨,我們跟新人一起落荒而逃,
而才剛過大門,小雨就變成大雨,狂暴而下。。。
新人們可以馬上躲進拍攝車裡,
而我們在這沒遮蔽的山邊,邊跑邊淋雨好一陣子,
才找到一個可以避雨的小空間。
旅遊,真得很需要天公做美阿><
海事博物館
澳門媽閣廟前地1號
港務局大樓
澳門媽閣斜巷47號
亞婆井前地
澳門下環區亞婆井街(鄭家大屋與媽閣街附近)
主教山小堂
澳門西望洋山
更多新資訊,可加入aiko的新浪微博:)
一般留言